“何微新闻奖”简介
何微先生(1916-1999)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思想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重要奠基人。何先生历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副社长兼北京分社社长,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副院长,《陕西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等职务;何先生学术成果丰硕,撰有《新闻科学纲要》《关于古代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等新闻学著作,在新闻史上与“北甘南王”齐名,享有“西北何”之美誉。为了深切缅怀何先生的新闻业绩和教育贡献,追思学习何先生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主办、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共同承办首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何微新闻奖”评选办法
经过缜密构思和细致准备,我院在2017 年5 月16 日-2017 年6 月16 日期间总计收到了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稿件分别为12 篇和96 篇。所有参会论文均经过严格的匿名初审程序,即每篇稿件随机分发给3位实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审稿专家进行评分(100 分制)并附有相应评语;初评结束之后,甄选出了30 篇优秀论文入围研究生论坛。在当天的论坛环节,设置了严谨的现场评分表(分为“论点明晰新颖、论证方法严谨、文献充分可靠、写作格式规范、宣讲精彩生动”五个评分类别,采取100 分制),即每篇入围论文需要经过5 位评委老师进行现场打分,据此每位研究生的最终论文得分按照“总分=初审得分*60%+现场得分*40%”进行汇总排名。本次研究生论坛设置一等奖1 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3 名,奖金分别为1500 元、1000 元和500 元,并且还将现场颁发“何微新闻奖”荣誉证书。
论坛一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论坛暨学术期刊主编、编辑论坛
聚焦热点,
你想聆听关于新闻传播最前沿的声音吗?
碰撞思维,
你想实现与传媒业界翘楚面对面交流吗?
远见卓识,
这场业界与学界的碰撞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6月25日,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内鸾翔凤集。来自新闻界杂志社、新闻记者杂志社、新华文摘杂志社、中国记者杂志社、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杂志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国内权威学术刊物的多名资深大咖,迎全国首届“何微新闻奖”之契机,齐聚本次学术期刊主编、编辑论坛,就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科研最新动态与发表标准,发出最具权威的判断与声音。
威尼斯144777cσm副院长罗朋教授主持本场论坛,对到场的各位业界专家、师生代表表示诚挚感谢。
大咖建言,“声”落何处?
思想的盛宴已然开启,我们一起来看——
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杂志社编辑 向春
乐趣是学术研究一大驱动力
乐趣是做学术研究的一大驱动力。这是向春从一开始就向我们传达的观点。从事编辑一行多年,通过与不同作者们的长期沟通,向春总结出当下科研的几点注意事项,供在场师生参考反思——
1.不要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学问要大于项目,项目大于论文,这是研究者们应该明晰的态度。论文应该作为一个兴趣点的凝聚和延续。
2.论文要有温度,且要包含实在的内容。做学术要带着问题意识,以务实勤恳的态度去关注更“新”、更“深”的真问题。
3.写论文要说问题而非一味展示知识。研究者要注意语言的干净利落,层次框架的分明有序,一味的理论堆砌绝不是一篇好文章。
新闻界杂志社主编 邓树明
做学术要兼顾“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
邓树明简明回顾了新闻界自1985年正式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基于自身经济学和管理学视域以及经年的实务经验,分享了对当下新闻传播发展以及期刊发展的看法,强调新闻界杂志社将坚持学术期刊定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向——
1.偏向年轻化。邓树明肯定了当下许多年轻学者学术训练扎实、科研态度良好、论文研究规范等优点,期待年轻学者多加投稿;
2.鼓励跨学科研究。新闻界杂志不局限于刊发新闻传播领域的文章,对于历史学、社会学等跨学科优秀研究作品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
3.趋向于新媒体研究。“从现有来稿统计来看,关于研究新媒体方面的稿件数量近半。”邓树明指出新闻传播形式变化多端,现实行业和互联网对原有格局的颠覆涌现出很多新问题,值得关注研究。
结合多年的编辑审稿经验,邓树明重点提出做学术研究应关注两点意识——“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很多来稿表现出缺乏学术含量、研究空间不足甚至是假命题等问题,大家要加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应时性。”在提及“方法意识”时,邓树明直言不注重研究方法的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都是不靠谱的!
发言最后,他送给在座师生一句温馨提示:投稿要找官方渠道,谨防山寨网站诈骗。
新闻记者杂志社编辑 王侠
呼吁研究者 “回归田野”
王侠在发言之初便表明态度:青年学者们对新技术带来的革新以及学术前沿问题敏感性高,创作欲望强,产出量很高,新闻记者杂志十分重视青年学者的文章,并竭力挖掘一批有可塑性的学者,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研究学者圈。
她也指出,当前好的研究不够,有些文章看起来像学术论文,实则用西方理论生套中国现实,再者就是不符合学术规范,过量使用绝对化语言等。王侠从三个层面提出见解与建议——
1.研究问题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典型意义上的研究对象,能够拿到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并评估其可占有性,还要能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突破。在拥抱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时,研究者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深入全面的角度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上建议多质化和量化研究,建议研究者多回归田野。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诸多问题的研究仍停留在规范性层面,青年学者应该尝试走出书斋校门,深入媒体业内,从实践中总结问题的内在规律。
3.研究视野方面,纵向上要将学术放在学术史和学术整体脉络中去深化研究,横向上研究者可以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各个领域观照学术问题。
中国记者杂志社总编 文璐
新闻传播教育重在培养全媒体思维
应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之主题,文璐从杂志社的人才需求方面进行了发言。她指出,当下媒体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传媒人才,这里所说的人才,不光是全媒体技能型人才,还有全媒体思维人才。
“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传媒从业者理想缺失、职业目标动摇、视野不开阔等问题与现象显现;一方面新闻媒体求贤若渴。这种矛盾必然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今的传媒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文璐对于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1.培养业务精通、新闻敏感度强、工作作风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实用型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于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共同努力才能成其大事;
2.除了培养全媒体技能型记者,还要训练处全媒体思维型记者,他们懂得如何策划营销,懂得如何增强吸引力与用户粘度,且熟知各类平台的不同属性,这种全媒体组织能力为当下所急需;
3.作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内容,这是新闻人才不懈奋斗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 李玉洁
研究者要同编辑多沟通
李玉洁分别站在编辑和研究者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名编辑,她强调了明晰自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编辑要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和‘建构者’,做学术方向的引导者,学术期刊水平的高低和编辑的水平紧密相关。”李玉洁鼓励研究者们同编辑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新的学术研究点。
给研究者的选题建议,李玉洁用‘时’‘空’二字概括。时间维度上,要从整体上研究新闻传播的脉络与发展态势,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未来趋势进行选题研究;空间维度,主要体现在版面内容安排上,宏观方面关注学科思想性等重大问题,微观“回归于人”,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个人状态。
回瞻过往,倾听未来;未雨绸缪,同心筑业。大咖们立足于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面对传媒行业的巨大变动,针对传媒行业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建言献策,,他们观点新锐、见解独到,用真知灼见点亮新闻传播行业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前行之路!
论坛二
“何微新闻奖”新锐青年学者论坛
下午2点,“何微新闻奖”新锐青年学者论坛在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一层何微纪念馆如期举行。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南京大学威尼斯144777cσm副院长胡翼青教授、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学术委员会主任慕明春教授在内的4位点评人与12位青年学者发言,我院学术带头人柯泽教授作为会议主持人。
整个会议分为了四个主题进行发言,共有12位学者表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学者们围坐一桌进行发言,学术大咖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学术思想碰撞出火花,参会人员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收获。
主题发言一
华东政法大学的彭桂兵首先进行发言,他以综艺节目版权诉讼案为切入点,提出现在关于界定综艺节目是作品还是制品有着模糊的界线,他建议将广播组织权扩张到包括网络进行的转播,而克服难题。
西北政法大学吕强则研究了关于我校何微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从何微新闻思想、新闻教育、新闻生涯、学术贡献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提出关于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北京大学法学院彭海星则从西方新闻自由和个人主义历史发展开始娓娓道来,将这一历史置于新闻自由理论范式的形成与转型中加以透视,认为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消极的新闻自由,是不可剥夺的一种天然的存在,而不是约定理论能够限定的,这种消极意义上的新闻自由和我国传统发展而来理论有根本性不同。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进行点评
1、首先点评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北京大学彭海星的发言。真正实现新闻自由的都是法律已完善而有完全文明土壤的地方,一定的宗教信仰或者限制对社会精神的稳定保持作用是很有效的。
2、探讨传统媒体时代所制定的版权规则对于互联网时代是否有效的问题,单纯看成法学的制定是一个研究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看这个问题还关乎了我们文明的长期发展。
主题发言二
中国传媒大学鞠立新以天津精武镇为例,讨论了促进特色小镇品牌传播及发展,应从产业优势、风貌特色、发展成效、动力保障等品牌要素抓起。同时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提升小城镇的社会投资率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更大作用。
重庆大学龙伟以上海解放后的《解放日报》为例,对比了1949-1952年间党报与私营报纸的销售数据,来说明政治活动对报纸销量的重大影响。
西北政法大学李璐的发言对大数据拟态环境建构的特点、影响和失误进行解读。阐释了拟态环境和大数据媒介对中国社会媒介环境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南京大学威尼斯144777cσm副院长
胡翼青教授进行点评
1、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有很大的差别,文化产业品牌传播不像经济产业有刚需需求。
2、选取特定时间节点揭示报业发展规律为其一大亮点,为我们研究新闻史打开了新的视角。
3、发言具有现实意义,但拟态环境中我们还是有空间发挥一些主观能动性。
主题发言三
中国传媒大学黄典林认为中国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刻板印象,尤其忽略了欧洲国家学者倡导的文化产业中的中观和微观分析路径,如果充分借鉴这些研究,对于从中国语境出发找到符合本土传播研究实际的学术路径具有启发意义。
四川大学张放则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研究的一些心得,他的论文用了人类学术语但并没有用其方法,采用了逻辑连接间或夹杂史料的研究范式这一较新的研究方法。
西北政法大学陈琦以“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为切入点,研究媒介对于受众认知社会风险的作用。她运用了量化研究,用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然后用spss数据分析应证理论猜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董天策教授进行点评
1、关于欧洲国家文化产业中观微观研究成果我国一直没有重视,而这一方面很有价值。
2、关于研究方法方面,他认为如果能把工科与文科优势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研究成果。
董院长对于发言人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也得到了发言学者的一致认同。
主题发言四
西安交通大学徐婧:以兰州为个案,对兰州房地产广告、楼盘实体建筑景观和相关资料的解读,探讨了作为符号资本的房产广告如何介入西北内陆城市的空间生产并隐喻了新的阶层区隔。
贵州大学张波研究内地西藏班藏族同与内地学生的同伴交往模式。说明了在这个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族群边界的凸显和隐匿及积极维护民族认同的努力。
西北政法大学李晓梅通过对我国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话语转向现象的解读,说明在有关性别话语的广告实践中依然存在阶层区隔、价值观倡导的匮乏和惟利是图的双重话语等问题。
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学术委员会主任
慕明春教授进行点评
慕教授认为贵州大学张波能够从大众传播研究热潮中退身于研究人际传播,观点很有价值,但对于其陈述的能否构成异文化存在疑问。
在会议结束后,陈卫星教授对我们说,这次会议将学术平台内容做的充实而有吸引力,对于旁听的研究生来说,能够学到最新的研究理论成果,为未来的职业平台提供更好的专业保障。
发言学者之一四川大学张放教授说,现在大家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有一个误解,认为这是一个“只动手不动脑”的专业,而此次论坛很有价值,让此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更多思考的机会。
论坛三(分会场一)
“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下午两点,“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一在我校长安校区校务楼四楼会议室进行,由我院法制新闻系主任孙晓红副教授担任本会场的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威尼斯144777cσm副院长许加彪和我院庞晓虹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黄博、陕西法制信息网总编王荐举、华商传媒集团副总监张华颖和中新社一线记者张远担任现场评委。
现场的9位同学分别一一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来自安徽大学的田大映同学分享了他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技术伦理的思考,他以《今日头条》作为研究对象,探寻个性化信息推送背后的技术伦理,对于技术是如何在不为前台所察觉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数据搜集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我院2015级王圆圆同学对国内新媒体侵权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她以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侵权为出发点,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大众文化传播学以及法律知识等,为规避新媒体新闻侵权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地建议。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朱敏同学以《中国青年报》和微博为例,从媒介建构理论分析了良好的国家关系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
我校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宁静同学则站在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对聚合类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之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院张珂郡同学结合自己现在生活的城市--西安,以目前热门的“双微”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城市官微进行传播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
在各位同学分享结束后,许加彪教授、庞晓虹教授以及各位现场评委对每位同学进行了全面客观细致的点评,许加彪教授和庞晓虹教授都认为,现场每位同学的选题都切合时下热点,比较新颖,并且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分析,不足之处是,大部分同学的选题过大,在进行论证时缺乏一定的逻辑,在辩证地思考问题方面有所欠缺。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黄博、陕西法制信息网总编王荐举、华商传媒集团副总监张华颖和中新社一线记者张远也分别对各位同学在进行主题发言时的细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在实践中将自己的学术理论进行深化、升华。
论坛三(分会场二)
“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下午两点,“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第二分会场在长安校区图书馆四楼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副院长王俊荣主持。
现场的评委有: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王立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海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胡德胜教授、西部网副总编辑刘晓斌、西安晚报张宇明。陈国庆教授和王立平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南京师范大学赵晓培、潘荣、沈忱,北京工商大学吕清远,西北政法大学安东、魏修治、王恩、杨伟强、武文丽、余晓丹、陈璇等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并进行了主题发言。各位专家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历丰富,分别从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结构,深度、写作规范等方面对各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
“我是不小心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葛优瘫突然变得特别火。”吕清远表示自己这篇论文的灵感来自葛优瘫的走红,他对丧文化的文化形态、精神实质与自身命运进行了考察,揭示了丧文化在话语实践中形塑的规则。安东比较了“今日头条”实现纵向一体化的风险与利益,认为内容自生产系统的建立就不能完全满足聚合需求。陈国庆老师认为这两位同学的选题把握了学科前沿,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宣讲生动,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
“我看到受资助者拿着救济金和资助者合照,我想,资助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合照是否侵犯了被资助者的隐私权”,陈国庆老师就魏修治的《从隐私权性质的拓展看新闻侵犯隐私权救济方式的变化》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对隐私权的尊重是中国社会走向文明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隐私权侵权的不自觉性问题。”他认为魏修治和余晓丹的论文涉及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并鼓励和建议其在原有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随着新媒体发展,网络热点事件不断发酵,勒庞的《乌合之众》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余晓丹以新时代下的“乌合之众”为研究主体,深入探析新时代下的乌合之众和他们的影响。王立平老师认为,将当今网络时代的乌合之众和勒庞时代做了深刻对比,群众的变化有了多方面的改变,两个时代的乌合之众可以做更多的比较研究。
陈国庆老师认为魏修治、陈璇、余晓丹同学的论文选题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应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赵晓培《被误读的李普曼》认为精英主义、专家治国和反民主等标签是对李普曼民主观的误读,独特的时代背景、特殊的研究路径以及李普曼自身态度的游移都导致了这样的误读。理清他的民主观与传播观,理解其观点形成的背景,对于梳理传播思想史、关照当下传播研究都具有启发作用。
经过三个小时的主体发言和点评,专家对各位学子的论文“问诊把脉”,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并鼓励各位研究生潜心学术。同学们通过学习与讨论,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议,对自己的论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反思,纷纷表示将会针对性地完善论文,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论坛三(分会场三)
“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之三在长安校区三号教学楼二楼外国语学院资料室举行,本场分论坛由威尼斯144777cσm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驰主持。来自中山大学的周嘉琳、武汉大学的胡建波、南京师范大学的陆伟晶、华东政法大学的程艳芳和西北政法大学的李婉欣、刘娜、马驰骋、杨芸、冀鹏丽和张天格共计10位研究生分别做主题汇报。
论文宣讲结束后,新华社陕西分社陈昌奇主任和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李清霞教授做出点评。新华社陕西分社陈昌奇主任针对在场研究生的发言内容进行了逐一点评,他肯定了在座各位研究生研究问题和角度的多样性,但仍提醒大家,“要注重中外新闻史的比较研究”,将理论研究充分根植于实践之中,在用词用语上更加精准,在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上多下功夫,重视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李清霞教授用一组详尽的数据统计高度总结了诸位同学的发言,各位同学的发言充分展示出学术研究基础和科学研究潜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但仍需指出,大家的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知识结构尚未完全建构,需要在今后的系统学习和论文写作中加强逻辑论证和理论支撑。在宣讲技巧上,注重“思想交流”和“灵魂撞击”的过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使过程尽善尽美。
最后,威尼斯144777cσm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驰做总结发言,刘驰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在座各位同学的表现,并寄语在座各位同学在新闻科研领域继续精耕细作,在学科发展的多样性中实现个人精准定位,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重构观点,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今社会传播热点和焦点问题。
颁奖典礼
6月25日17时,首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暨新锐青年学者论坛颁奖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天平楼AJ33举行,颁奖仪式由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副教授陈琦主持。
首先,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漆思教授致辞。漆思教授对此次到来诸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走过风雨八十载的西北政法大学为全国政法干线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威尼斯144777cσm在近年的发展中建有卓越人才传媒基地,与众多兄弟院校互通有无,在陕西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何微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并将激励我们在新时期为中国新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何微夫人刘蓉女士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何微先生的生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何微先生同时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重要奠基人,并在新闻史上与“北甘南王”齐名,享有“西北何”之美誉。此次“何微新闻奖”的设立,是继承何微先生作为一名新闻学者思想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何微先生新闻理想在中华大地上的播撒和延续。希望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能够继承何微先生的志向,为新闻研究贡献力量。
其后,青年学者代表四川大学张放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何微先生的精神和西北政法大学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令人动容,也希望今后四川大学能与西北政法大学加强沟通合作交流,为西部乃至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抒写更辉煌的篇章。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魏修治同学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他以学术研究的落地问题切入,旨在秉承马克思“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术研究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大众的接受程度,以此来修正自己的研究。其次,要关注学术研究的思想性,要坚持为社会服务的主线,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积极创新学科建模理论,在思考中研究问题,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学者。
本次论坛分别评选出“何微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及“何微新闻奖”新锐青年学者奖。来自中山大学周嘉琳同学荣获此次首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一等奖,西北政法大学王圆圆、王瑞荣获二等奖,南京师范大学陆伟晶、西北政法大学刘娜、南京师范大学刘晓培分获三等奖。来自北京大学彭海星,中国传媒大学鞠立新、黄典林,四川大学张放,重庆大学龙伟,华东政法大学彭桂兵,西安交通大学徐婧,贵州大学张波,西北政法大学吕强、李晓梅、陈琦、李璐荣获“何微新闻奖”新锐青年学者奖。
接受威尼斯144777cσm独家专访时,“何微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周嘉琳同学就论文写作和问题意识等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同时寻找灵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和思考。同时在研究方向上重视个人兴趣点,在结论处有所创新”。
西法大新锐传媒
编辑: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