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在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录播教室,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兆雷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活泼的讲座。
中华文化自信源自历史
王老师引用国学大师钱穆的名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开始了他精彩的讲座。他谈到,儒学在中国是一个学说,儒家代表一个阶层,就是我们过去说的士阶层。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四民社会——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北京的天坛,全国各地的宗庙、宗祠都是其活动的场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有《孝经》《三字经》等。中华文化中,每一个人都带有自身的文化符号。《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说明了中华文化止于至善的基本特点。道教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忠孝”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佛教到中国后演化为禅宗,这是我们将印度宗教本土化的结果。现在,印度学佛教的人都要到中国来学习我们的禅宗和当时玄奘带回来的佛经。这就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宋明理学具有代表性。岳麓书院曾国藩以及后来的孙中山、毛泽东,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人物都有一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实际上也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艰难困苦导致我们文化不自信
第一个标志性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通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为通商战争,而不叫鸦片战争。英国要到中国贩卖鸦片,中国人民反抗,由此引发的战争叫鸦片战争。这样,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什么印象?所以英国不这样称,英国称第一次英中战争为通商战争,这种说法似乎显得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具有正义性一样,这是英国人的狡猾之处。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终结果就是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个标志性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政府的战争,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三个标志性事件,1885年镇南关大捷。在这场战争中,清军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胜利,签署了《第二次顺化条约》,否定了清朝为越南的宗主国,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法国军队移交台湾,中国军队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法国的属地。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中国军队虽然打了胜仗,实质上却败了,法国虽然战败了,实质上却胜了。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因为什么?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害怕法国报复,所以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四个标志性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只能任人宰割。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到什么地步。
第五个标志性事件,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廊坊杨村一战,英联军想从廊坊进军“解救”各国公使馆,义和团只有大刀,用血肉之躯对抗英军机关枪。英军统帅西摩说:照当时义和团之勇气,如果他们所用的武器是西式的枪炮,那些联军一定是全军覆没的。经过义和团杨村一战,中国人的自信心完全失去,崇拜西方的心理却一天高过一天。除了武器,我们在铁路、电报、农工商等各个层面的自信心都完全没有了。紧接着,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法国作家雨果写道:“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这是西方侵略者的残忍之处。
中华文化走向自信的认知、修复、涵养
中国人自古对科学的态度在《左传》里表达得非常明确,“正德、利用、后生”,中国文化禀承“止于至善”这个观念。西方人将真善美分开讲,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英国达尔文的《进化论》讲“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一观点在二战时期被德国纳粹采用,并且纳粹德国认为日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于是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政治问题必须和人心联系在一起。说起人心,不得不讲如何做人,人的自觉性是最大的能动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著名论断。谈到人心向背,必须谈到文化背景。文化是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文化是人类集体生活的组成,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哪两种文化可以经过同样的循环路线或者有同样的起点,文化背景是一方面,制度与方法是另一方面,民族和文化复兴是一个理想实现的过程。
中华文化给人类文化应有的贡献
中华文化自信源于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艰难困阻导致我们文化的不自信。建国后,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从不断反思到走向自信。这是一个文化走向自信的认知、修复和涵养的过程。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给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