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144777cσm欢迎你进入.首页

  1. 首页
  2. 教学科研
  3. 科学研究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科学研究

晓苏:新闻也可以像文学一样有人情味

  • 来源:西法大新锐传媒
  • 发布者:
  • 浏览量:

5月15日下午2点30分,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新传学院录播教室内,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晓苏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带来一场关于《新闻体与非虚构》的主题讲座。主攻文学的晓苏老师此次带来跨理论的讲座,将进一步启发同学们对所学新闻专业的思考。讲座由我院柯泽教授主持。

 

“总体来说,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在于立场的不同,也就是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晓苏老师谈到,新闻具有梗概性,更倾向于对事件进行轮廓性描述,简要概述事件的表面信息,发挥报道与宣传的作用。而文学更具细节性,新闻对事件简单掠过的地方,正是文学的发力点,因此会更加注重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更富有人情味。

晓苏老师紧接着指出了新闻与文学立场不同的具体区别,体现在新闻代表着官方立场,而文学是站在民间立场的,晓苏老师着重从文学的民间立场阐述了这一区别。首先,文学的民间立场具有人本主义特征,是站在人性立场上的。晓苏老师讲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作家铁凝的《春风夜》这一短篇小说,用平实的语言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细节刻画,非常细腻地描绘了一对具有人情味的夫妻久别欢聚却又困难重重的窘境,结尾更是体现人情味浓墨重彩的一笔。参照非虚构文学所蕴含的浓厚人情味,晓苏老师认为客观真实的新闻也应该是借鉴文学作品,用带有人文关怀的手法做报道,新闻也可以做的有人情味。

第二个区别在于代表民间立场的非虚构文学是世俗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文学性写作,将民间趣味融入其中,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晓苏老师谈到,新闻报道通常是高大上的,缺乏一种世俗审美特征,但只报道高大上的新闻是不完整、不真实的,新闻也可以写的像文学作品一样,挖掘世俗生活的趣味,原汁原味的新闻细节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

 

新闻体与非虚构立场不同的第三个区别在于意义建构的不同,晓苏老师谈到,新闻通过直截了当,带有命令式表达方式,想达到思想性、导向性,实现意义所在,但往往效果不佳,比如人们逐渐适应浅阅读时代,而不愿意看长篇新闻的现状可以看出;而非虚构文学强调的是意思、情调与趣味。这一点也是新闻体需要借鉴的,将意义藏在意思中,不必要那么直接、生硬,从而实现潜移默化,新闻也就可以深入人心。

讲座最后,柯泽教授做了简要总结。柯老师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充满人情味的细节场景,看起来和新闻体有巨大差异,但二者有共通之处,都具有反思批判功能,新闻作品也确实可以借鉴非虚构文学的特点,这一点毋庸置疑。柯老师推荐同学们多读文学作品,从文学角度进一步理解新闻专业。